垂柳(Babylon willow or weeping willow;中文:垂柳;拼音:chuí liǔ)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北方干旱地区的柳,但在亚洲其他地方种植了数千年,沿着丝绸之路被交易到亚洲西南部和欧洲

描述

垂柳是一种中大型落叶乔木,可长到 20-25 米(66-82 英尺)高。 它生长迅速,但寿命较短,在 40 至 75 年之间。 是黄棕色的,有小芽。 叶子互生,呈螺旋状排列,窄,浅绿色,长 4-16 厘米(1.6-6.3 英寸),宽 0.5-2 厘米(0.2-0.8 英寸),边缘有细锯齿,尖端长而尖; 它们在秋天变成金黄色。 花朵排列在早春生产的柳絮中; 它是雌雄异体的,雄性和雌性柔荑花在不同的树上。

  • 垂柳的雄花
  • 垂柳下垂的小枝
  • 垂柳树皮
  • 垂柳的叶子

分类学

垂柳于 1736 年由卡罗勒斯·林奈 (Carolus Linnaeus) 进行了科学描述和命名,他知道该物种是下垂分枝(垂枝)变种,然后最近被引入荷兰哈特坎普的克利福德花园

培养

垂柳,特别是其下垂的分枝(垂枝)形式,已被引入许多其他地区,包括欧洲和美国东南部,但在中国以外,它一般没有像它的一些杂交衍生物那样成功栽培,对 晚春的冻。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东部较为潮湿的气候中,它很容易感染柳树炭疽病(Marssonina salicicola)等溃疡病,这使得受感染的树木寿命非常短且难看。

使用

北京柳树是中国北方流行的观赏树种,也是那里种植的木材和防护林,在戈壁沙漠绿洲周围尤为重要,保护农田。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