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吉乌斯法

贝吉乌斯法是一种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对高挥发性烟煤进行加,生产用作合成燃料液态烃的方法。

过程

煤被细磨并在热气流干燥。 干产品与从工艺中回收的重油混合。 通常将催化剂添加到混合物中。 多年来开发了许多催化剂,包括二硫化钨或二化钼、油酸锡或油酸镍等。 或者,煤中存在的硫化铁可能对该过程具有足够的催化活性,这是最初的贝吉乌斯法。

将混合物泵入反应器中。 反应发生在 400 至 500 °C 和 20 至 70 MPa 氢气压力之间。 该反应产生重油、中油、汽油气体

来自反应器的直接产物必须通过常规加氢处理催化剂使其稳定。 产品流中环烷烃和芳烃含量高,烷烃(链烷烃)含量低,烯烃(烯烃)含量极低。 不同的馏分可以进行进一步加工(裂化、重整)以输出质量理想的合成燃料。 如果通过平台化等过程,大部分环烷烃会转化为芳烃,回收的氢气会再循环到该过程中。 Platforming 的液体产品将含有超过 75% 的芳烃,研究辛烷值 (RON) 超过 105。

总体而言,大约 97% 的直接输入该过程的输入碳可以转化为合成燃料。 然而,任何用于产生氢气的碳都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失,从而降低该过程的整体碳效率。

未反应的焦油化合物残留物与来自煤和催化剂的灰分混合。 为了xxx限度地减少残渣流中的碳损失,必须使用低灰分进料。 通常煤的灰分重量应<10%。 该过程所需的氢气也可以通过蒸汽重整从煤或残渣中产生。 典型的氢气需求是每吨干燥无灰煤约 80 公斤氢气。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类似于氢化。 产量分为重油、中油、汽油三个等级。 中间油被加氢以获得更多的汽油,重油再次与煤混合,过程重新开始。 这样,重油和中油馏分也可在该过程中重复使用。

此处使用细粉煤和循环供体溶剂在加热和氢气压力下制备煤提取物。 随着煤分子的分解,形成了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通过从供体溶剂中吸收氢原子而立即稳定下来。 然后提取物进入催化沸腾床加氢裂化装置(H-Oil 装置),该装置由额外的氢气供给,形成较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并分离出最初存在于煤中的硫、氧和氮。 部分液体产品是氢化的供体溶剂,返回到阶段 I。液体产品的剩余部分通过蒸馏分馏,产生各种沸程的产品和灰质残余物。

贝吉乌斯法

可以调整参数以避免直接气化任何进入工厂的煤。 工厂配置的替代版本可以使用 L-C Fining 和/或反溶剂脱灰装置。 供体溶剂中的典型物质是稠环芳烃(四氢萘及以上)或类似的杂环。

相关文章

扫码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