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都法
词条百科 1
目录
蒙山都法
蒙山都法是一种通过甲醇催化羰基化生产乙酸的工业方法。 蒙山都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 Cativa 工艺所取代,Cativa 工艺是一种类似的铱基工艺,由 BP Chemicals Ltd 开发,更加经济和环保。
该过程在 30–60 atm 的压力和 150–200 °C 的温度下运行,选择性高于 99%。 它于1960年由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开发,1966年由孟山都公司改进,推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体系。
催化循环
催化活性物质是阴离子 cis-[Rh(CO)2I2]−(方案顶部)。 xxx个有机金属步骤是甲基碘与顺式 [Rh(CO)2I2]− 的氧化加成,形成六配位物种 [(CH3)Rh(CO)2I3]−。 该阴离子通过甲基迁移到相邻的羰基配体而迅速转变,得到五配位乙酰基络合物 [(CH3CO)Rh(CO)I3]−。 这种五配位络合物然后与一氧化碳反应形成六配位二羰基络合物,该络合物经历还原消除以释放乙酰碘 (CH3C(O)I)。 催化循环涉及两个非有机金属步骤:甲醇转化为甲基碘和乙酰碘水解为乙酸和碘化氢。
该反应已被证明是关于甲基碘和 [Rh(CO)2I2]- 的一级反应。 因此,甲基碘的氧化加成被提议作为决速步骤。
田纳西伊士曼醋酐工艺
乙酸酐是在类似于孟山都乙酸合成的过程中通过乙酸甲酯的羰基化生产的。 使用乙酸甲酯代替甲醇作为甲基碘的来源。

CH3CO2CH3 + CO → (CH3CO)2O
在此过程中,碘化锂将乙酸甲酯转化为乙酸锂和碘甲烷,后者又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乙酰碘。 乙酰碘与乙酸盐或乙酸反应生成酸酐。 碘化铑和锂盐用作催化剂。 因为乙酸酐会水解,所以与孟山都乙酸合成相反,转化是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的。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内容不代表16map.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16map.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6map.com/wiki/nmzekiylni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