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态延续
目录
幼态延续
幼态延缓,也称为幼化,是生物体(通常是动物)的生理或体细胞发育的延迟或减慢。 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在现代人类中发现了幼态延续。 在生殖发育或成胎过程中,性发育被加速。
幼态发育和生殖发育都会导致幼态发育(具有典型儿童形态)或幼态发育(向典型儿童形态转变),这是一种异时性。 它是以前只在年轻人身上看到的特征在成年人中的保留。 这种保留在进化生物学、驯化和进化发育生物学中很重要。 一些作者将同态现象定义为保留幼虫特征,如蝾螈。
在人类中
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的幼态持续是身体发育减慢或延迟,导致头部大、面部平坦和手臂相对较短等特征。 这些新生期变化可能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性选择引起的。 反过来,它们可能允许人类能力的发展,例如情感交流。 然而,人类也有相对较大的鼻子和较长的腿,这两种特征都是变形的(不是新生的)。 一些进化理论家提出,幼态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特征。随着早期灵长类动物进化成后来的形式,并且灵长类动物一直在向平面进化,幼态变得更加明显。 Doug Jones 认为,人类进化的幼态趋势可能是由于人类进化中男性对女性幼态面部特征的性选择造成的,男性面孔的幼态是对幼态女性面孔进行性选择的副产品。
![幼态延续](http://map.s-jl.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4/2024/09/20240928010335-66f755e71826e.png)
在家养动物中
幼态延续见于狗、老鼠等家养动物。 这是因为有更多的可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竞争更少,并且随着竞争的减少,动物消耗更少的能量来获取这些资源。 这使它们能够比野生同类更快地成熟和繁殖。 驯养动物的饲养环境决定了这些动物是否存在幼态。 当这些条件发生时,一个物种可能会出现进化幼态,并且一个物种在其正常发育之前变得性成熟。 对家养动物幼年期的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对某些行为特征的选择。 通常,选择幼年行为是为了更容易驯化一个物种; 当需要争夺资源时,某些物种的攻击性随着成年而来。 如果不需要竞争,就不需要侵略。 选择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可能会导致身体特征幼稚,因为例如,随着对攻击等行为的需求减少,就不需要在该领域提供帮助的发达特征。 由于攻击性降低而可能变得幼稚的特征可能是驯化个体的枪口较短和总体尺寸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