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鹅膏

丧鹅膏,是一种致命的有毒担子菌真菌,是鹅膏菌属的许多真菌之一。 大子实体(蘑菇)通常出现在春天; 菌盖可能是白色或赭色,中间通常呈褐色,而菌柄、环、鳃和菌盖都是白色的。

赭鹅膏类似于人类通常食用的几种可食用物种,增加了意外中毒的风险。 成熟的子实体可能会与可食用的 A. velosa、A. lanei 或 Volvopluteus gloiocephalus 混淆,而未成熟的标本可能难以与可食用的落叶松蘑菇或马勃菌区分。 它的主要有毒成分 α-鹅膏蕈碱会损害肝脏和肾脏,通常是致命的,并且没有已知的解毒剂,尽管水飞蓟宾和 N-乙酰半胱氨酸显示出疗效。 最初的症状是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呕吐。 这些症状会在 2-3 天后暂时消退,但在此期间对内脏器官的持续损伤很常见; 黄疸、腹泻、谵妄、癫痫发作和昏迷的症状可能会在摄入后 6-16 天因肝衰竭而死亡。

描述

A. ocreata 通常比其他被称为毁灭天使的真菌更结实。 它首先表现为一个覆盖着宇宙面纱的白色蛋形物体。 随着它的生长,蘑菇会脱落,尽管在菌盖边缘可能很少会留下参差不齐的面纱。 菌盖最初是半球形,然后变得更加凸起和变平,有时不规则。 这可能会导致瓶盖出现起伏,其直径可能在 5-15 厘米(2-6 英寸)之间。 颜色从白色、黄白色到赭石色不等,有时中心呈褐色。 子实体的部分偶尔可能有粉红色调。 菌盖下方的其余真菌是白色的。 拥挤的鳃可以自由地狭窄地贴生。 柄高 6–20 厘米(2+1⁄2–8 英寸),粗约 1–3 厘米(1⁄2–1+1⁄4 英寸),直到年老时都带有薄薄的白色膜状环 . Volva 薄、光滑且呈囊状,尽管可能相当广泛并且包含几乎一半的菌柄。 孢子印为白色,亚球形到卵形到亚椭圆形,淀粉样孢子在显微镜下为 9–14 x 7–10 μm。 通常没有气味,但有些子实体可能有轻微的气味,被描述为漂白剂或氯气、死或碘的气味。 像其他毁灭天使一样,用氧化钾 (KOH) 处理后,肉会变成黄色

它也与可食用和珍贵的鹅膏菌 velosa 相似并生长在相同的区域,后者可以通过缺乏环、条纹帽边缘和构成面纱的厚通用面纱残余物与 A. ocreata 区分开来。 赭鹅膏

分布与栖息地

A. ocreata 出现在 1 月至 4 月,比除 A. calyptroderma 以外的其他鹅膏菌在一年中出现的晚。 它形成外生菌根关系,被发现与海岸活橡 (Quercus agrifolia) 以及榛树 (Corylus spp.) 相关联。

相关文章

扫码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