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牛肝菌

简介

双色牛肝菌又名双色牛肝菌或红黄牛肝菌,因具有红黄双色,是宝兰属的一种食用菌。它栖息在北美洲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是落基山脉以东。

它的子实体,蘑菇,被归类为中型或大型,这有助于将它与许多外形相似但身材较小的物种区分开来。

孔表面的深蓝色靛蓝色瘀伤和茎部在几分钟内不太明显的瘀伤颜色变化是将其与类似的有毒物种区分开来的识别特征

这个物种有两个变种,变种 borealis 和变种 subreticulatus,还有其他几种类似的真菌是无毒的。

描述

双色牛肝菌菌盖的颜色从淡红色、近乎粉红色到砖红色不等。成熟时最常见的颜色是砖红色。菌盖的宽度通常在 5 厘米(2.0 英寸)到 15 厘米(5.9 英寸)之间,下面有亮黄色的孔。

双色牛肝菌是几种类型的牛肝菌中的一种,当它受伤时,孔隙表面会产生不寻常的反应,产生深蓝色/靛蓝色,尽管反应比其他发蓝的牛肝菌慢。

当肉体暴露时,它也会变成深蓝色,但不如毛孔表面那么明显。幼小的子实体有亮黄色的孔表面,成熟时会慢慢变成暗黄色。

双色牛肝菌的茎长从 5 厘米(2.0 英寸)到 10 厘米(3.9 英寸)不等,宽度从 1 厘米(0.4 英寸)到 3 厘米(1.2 英寸)不等。

茎的顶端呈黄色,下部三分之二呈红色或玫瑰红色。当受伤时,它会非常缓慢地变成蓝色,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根本不会变色。茎没有环,也没有部分面纱。

可食性

双色牛肝菌是一种可食用的蘑菇,但有些人在摄入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胃部不适。蘑菇的味道非常淡,甚至没有味道,但据说它的味道非常独特,就像牛肝菌王一样。

它可以用多种方式烹调,蘑菇盖的不同颜色可以用来判断蘑菇是否可以食用。如果菌盖呈浅红色,则说明它不太成熟,处于经常被幼虫侵染的阶段,或者它可能是软肉,在某些情况下两者都有。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