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

马齿苋(普通马齿苋,也称为小猪草或马齿苋)是马齿苋科一年生植物多肉植物

描述

植物高度可达 40 厘米(16 英寸)。 它有光滑、淡红色、大部分匍匐的茎,叶子可能互生或对生,簇生在茎节和末端。 黄色花朵有五个规则部分,宽度可达 6 毫米(1⁄4 英寸)。 根据降雨量,花朵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会出现。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花朵只在叶簇的中心单独开放几个小时。 微小的种子在豆荚中形成,当种子成熟时豆荚会打开。 马齿苋有一个带有纤维状次生根的主根,能够耐受贫瘠的土壤和干旱。

果实为许多种子胶囊。 结实率可观; 一株植物最多可结出 193,000 颗种子。 种子在 25°C 以上的温度下发最佳; 它们的发芽能力较弱,即使覆盖 5 毫米的土壤也会对发芽产生负面影响。

分类学

P. oleracea 于 1753 年由 Carl Linnaeus 在 Species Plantarum 中记录。 由于变异性大,许多亚种变种被描述为自己的物种,但根据其他出版物,它们都属于 P. oleracea 的变异范围。 同义词 P. oleracea subsp. sativa、P. sativa 和 P. oleracea var。 sativa 在文献中更为常见,指的是一种在栽培中更为稳健的形式,其种子较大,无法与该物种分离。 目前种植了大约 40 个 P. oleracea 品种。

这种开花植物通常被称为冬马齿苋 (Claytonia perfoliata),是马齿苋科的一员,与马齿苋的关系并不密切。

分布与栖息地

马齿苋分布广泛,从北非和南欧经中东和印度次大陆延伸到马来西亚和澳大拉西亚。 美洲的物种状况不确定。 一般来说,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外来杂草,但有证据表明该物种在 1350 年至 1539 年存在于克劳福德湖矿床(安大略省),表明它在前哥伦布时代到达北美。

与其他常见作物相比,P. oleracea 更耐害虫,因为它的蜡质覆盖物可以保护植物免受昆虫和疾病的侵害。

在某些情况下,P. oleracea 甚至已知具有抗真菌特性。然而,Drechslera indica(一种真菌)的一些植物毒性代谢物可导致马齿苋坏死。

另一种真菌 Dichotomophthora portulacae 可引起茎腐病。

众所周知,Schizocerella pilicornis 和 Hypurus bertrandi 以马齿苋为食。

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有助于控制 P. oleracea 的竞争力,以防止杂草侵扰不需要 P. oleracea 的田地,但它们并不能完全阻止它的生长。

使用

营养

生马齿苋含有 93% 的水、3% 的碳水化合物、2% 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可忽略不计。 在 100 克参考量中,马齿苋提供 20 卡路里热量,以及丰富的(每日摄入量 DV 的 20% 或更多)维生 E (81% DV) 和维生素 C (25% DV),含量适中 (11– 19% DV) 的几种膳食矿物质。马齿苋富含 α-亚麻酸,这是一种必需的 omega-3 脂肪酸

马齿苋

烹饪

马齿苋的所有部分都可以生吃或煮熟食用。 种子可以生吃或用来做面粉。

这种植物可以作为叶菜食用。 它略带酸味和咸味,在欧洲、北非、中东、亚洲和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区都有食用。 茎、叶、花蕾均可生食或熟食。 马齿苋可以新鲜用作沙拉、炒菜或像菠菜一样煮熟,而且由于其粘稠的特性,它也适合做汤和炖菜。 酸味是由草酸和苹果酸引起的,后者是通过景天酸代谢 (CAM) 途径产生的,这种途径存在于许多旱生植物(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植物)中。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