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是,高德不应该将原本针对特殊用户群体的初衷上升为面向大众群体。
01
昨天,高德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家人地图,这个功能一下子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据官方介绍,“家人地图”除了与家人位置共享,可实时获取家人所在地点外,还可以给家人设置“亲友位置提醒”。即以某个地理位置150米到2公里为半径设置位置提醒,当家人到达或离开安全半径时会收到消息提醒。
此外,还有“家人历史轨迹记录”,可以精确记录家人最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回溯家人去过的地点。
一部分网友表示这样的功能很实用,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和孩子。
还有一部分则表示这项功能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具有很多隐藏风险。
更有一些深谋远虑的同学们,俨然看得更远……
这些争议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坚定的支持,另一方则坚决抵制。那么,这项功能到底是会给用户带来便利,还是带来不可言喻的痛点呢?
02
支持者认为,家人地图的主打功能是“让守护看得见。”
一方面,针对于一些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及尚处于幼龄的儿童,这个功能可以让他们的家人随时掌握行动轨迹,防止走失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对于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以及家长们而言,家人地图就能让他们实时关注孩子动态,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慰藉。
当然,最直白的应用场景还是用来查岗。有了这个功能,渣男渣女就能一网打尽了。
而站在抵制者的角度上,他们认为这项功能让他们的隐私全部暴露在阳光之下,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压力。
当你加班工作到12点,父母打电话问你为什么还没下班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温馨吗?还有很多类似这种覆盖下的场景。例如,【你明明在家,为什么不接我电话】、【下班了为什么不回家,定位显示你在楼下干什么呢】等等……
这种24小时被人监控的感觉会不会让你感到窒息?而且更夸张的是,72小时行程回溯会让你去过哪都无所遁形。
03
争议的人各执一词,但其实大家都没有错。错的是,高德不应该将原本针对特殊用户群体的初衷上升为面向大众群体。
虽然高德官方回应了开启功能的原则:“对于有切身需要的家人,彼此都同意组建“家人地图”,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必须的使用前提。”也在使用条款中明确表示了需要在开启位置权限、后台自启动、电量优化权限后才能提供服务。但对于用户来说,社交绑架和情感绑架,就已经隐隐逼迫你使用这项服务了。这很难会让用户心生好感。
举个栗子。一对小情侣生活在一起,要求对方开权限同意查看行动轨迹,这种行为本身难道只是为了表达关心和信任吗?而即便双方都开启了权限,会不会在心里留下一个心结?
当“正当化”的窥探以爱之名强加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当手机屏幕上一组组冰凉的数据便能轻易将家人间的距离与信任量化,这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04
其实,早在家人地图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产品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无论是zenly、Spot抑或是Find My Friends等产品,隐私问题永远是最受关注的问题。相比起社交而言,人们更需要的是独处以及个人隐私。
借名为守护的窥探行为,只能滋长人的掌控欲,继而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这样的行为,不仅不能让你的家庭更和谐,反而会成为和谐家庭里的一根刺以及家庭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毕竟“我对你毫无保留”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有多少人愿意呢?
家人地图的初衷和愿景是美好的,但要面向大众群体,还存在太多问题。在确保自己不会泄露用户隐私之前,还得先扛过全国中小学生们的“一星警告”。
现在问题来了,百度地图会怎么看?
是感觉被对手先人一步,还是隐约收到了一份对手送来的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