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波

  简介

张建波张建波

  

张建波,男,1972年出生,云南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也是大理市艾滋病健康促进会的创办人和领导者。

  

从1997年首次接触艾滋病病人至今,一直致力于艾滋病宣传防治工作

  2009年12月1日,在他的、牵头下开办的男同性恋吧在大理开业,这举动把他推上了的浪尖,受到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建立始末

2009年11月底,大理男同性恋酒吧即将开业的消息被报道后,同性恋酒吧成为各方焦点。

  

2009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原本准备当天开业的酒吧推迟开业。

  2009年12月2日,针对近日“酒吧关闭,负责人被控制”的报道,大理市新闻办表示,继续支持酒吧的正常营业。

   建立“男同”酒吧进行防艾宣传

张建波大理同性恋酒吧

  

张建波说,大理在男同性恋者中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是从2003年开始的。但是,他花了一年的时间依然找不到“男同志”的影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将一个“疑似同志”的中学同学叫到办公室,说明自己没有恶意,只是想在这个群体中做艾滋病防治工作。对方先是吃惊然后矢口否认,最终理解了张建波的目的才表示愿意配合。突破口打开后,这个群体浮出水面。

  

随后,在张建波的带领下,民间组织资助50万元,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出资100多万元,在大理古城开设了一个“好朋友工作组”,打开了“防艾”工作的突破口。2009年中期,在大理市防艾工作会上,“大理市艾滋病健康促进会,大理好朋友工作组”提出开设一间以同性恋者为主体顾客的酒吧的构想,计划通过酒吧这个平台吸引、覆盖、干预更多的人。

  

这一计划经过论证后,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从贝利·马丁基金会申请了4万元钱以及全球基金的2万元钱,共投入6万余元进行酒吧的前期装修、设计。试营业期间,酒吧的日常经营主要由12名志愿者负责。每年2万多元的房租,主要靠第二人民医院的“防艾”经费承担。酒吧营业后,会产生微利,主要用于维系酒吧的日常运转。

   防止志愿者被“标签化”酒吧延迟开业计划

以男同性恋者为主体顾客的酒吧藏在一条不起眼小巷里,酒吧还没有取名字,酒吧面积大约60平方米左右,装修的整体氛围很温馨。但迫于压力,志愿者已“人去楼空”。

  

“现在许多人得知这个酒吧是‘男同’酒吧后,志愿者的压力很大。”张建波担忧地说,由于有些报道中大量出现对酒吧的细节描述,使得进出这个酒吧的群体被“标签化”,这无疑会让志愿者和前来酒吧的“男同”背负压力。就连一直被社会的、从事MSM(男性性接触人群)人群艾滋病志愿服务工作多年的“大理好朋友工作组”也被贴上了“男同”的标签。致使好朋友工作组里的一些志愿服务者闭门谢客,不愿再出来抛头露面。

  

事实上,开办“男同”酒吧也让张建波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许多普通对男同性恋酒吧也持质疑态度。张建波展示了30日当天收到的一条匿名手机短信,发短信的人将建立“男同”酒吧的行为认为是“之举”,希望张建波“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张建波“在同性恋们浮出来后,不要再教他们做恶的方法了,而应重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去掉这人类的,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张建波张建波受到的匿名信息

  “尽管有质疑的声音,但我们依然要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然而,张建波也无奈地表示,为了保障志愿者和目标人群的,他们不得不选择延期开业。

   减少“意识霸权”给予“男同”更平等对待

  “当我们能够像今天这样,和同性恋人群坐在一块,平等讨论一切话题,才是对他们公平的对待。”张建波感慨地说,由于普通大众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好奇以及不理解,导致这部分人群的无法得到保障。200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作为同性恋群体,也应该享受自己的。

  一位网名叫做“燕姿”的19岁男同性恋大学生说道,不能因为普通大众“不喜欢”而歧视他们这个群体。可以不理解但是不要他们,男同性恋群体并没有到大众的正常生活,因此普通不应该将自己的价值观给“男同”群体。“如果大家都对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其实是对我们‘不公平’的对待。”

  

“男同性恋者有时候就如同脆弱的小兔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吓坏了。希望社会不要‘过度’关注他们”。张建波表示,现在最让他担心的是,男同酒吧由于备受社会关注,会影响志愿者的流失。“目前酒吧12名志愿者情绪有点激动,还有人提出辞职,这对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张建波说,在酒吧试营业期间,每天会有两三个工作人员作为服务人员端茶送水,也会有二三十个男同性恋者来这里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这些人已经对酒吧建立起良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希望社会能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使我们初步建立起来的信任机制,不要因此受到摧毁。”

   防艾思想

张建波认识到,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宣传极为重要。为此,他和同事在医院诊室开通了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和宣传图书室。对性病患者进行机会性健康教育并鼓励他们影响同伴。他们还利用街天、节日进行艾滋病的大众宣传教育并以有竞答、签名活动、宣传歌舞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调动群众参与。

  

张建波还利用身为大理市政协委员的身份,以提案的方式积极向献计献策,提出《利用计划生育网络宣传和预防艾滋病》、《成立艾滋病诊治中心》等颇有建树的提案,并一一得到落实和采纳。

  

张建波张建波在男同酒吧

  张建波还按月掏钱,领养了两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孩子。

   克林顿亲见

  张建波从事“防艾”工作后,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优良的医德,帮助很多艾滋病人重拾生活信心。

  

2006年,克林顿来到云南关注“防艾”工作,指名要会见他。因克林顿的专机不能在大理降落。那天早上6点,张建波和大理州卫生局的一名副局长一早乘车赶到昆明。克林顿在云南省疾控中心,单独与他面谈了10多分钟。

   荣誉

2007年11月,张建波获得国际“防艾”——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即马丁。他把10万元金全部捐出来用于艾滋病儿童救助。“我老婆也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我们家经济也不宽裕。”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