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xxx医院
概况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现称大学xxx医院。始建于1949年,坐落在省市景色秀丽的新民大街,南与朝阳公园相连,北与文化广场相望。大学xxx医院,是教育直属高校——大学所属,是国家卫生部部属部管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省xxx达标的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和“爱婴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约9.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近4亿元,床位1550张,日门诊量3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过100万人次,住院人数约3.0万,手术例数达万例,床位使用率达115%以上,平均住院日11.0天。现有在编人员1713人,教授127人,副教授274人,607人,护理人员538人,医技人员244人。年门诊量65万余人次,出院人数22000人次。
建院历史
医院始建于1949年,初始为中国人民xxxxxx军医大学,曾先后定名为医科大学内科学院、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2000年与大学合并,正式更名为大学xxx医院。经过近60年的建设,该医院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在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成为省xxx全口径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的医院。2008年初成为省xxx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并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09年医院接受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医疗质量万里行”专项检查,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2009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莅临医院视察工作时指出:“这里的建筑磅礴大气,设计者具有国际眼光,注重功能化、人性化、生态化。这里是几十年来国内建设得xxx的医院之一,应该成为我国医院建设的楷模。”并嘱咐同行人员说:“全国医院建设应该向这所医院学习”。
根据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医院对整体布局进行了扩建。目前,一期扩建工程已完工,占地面积达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床位2288张,固定资产已达19亿元。二期扩建工程预计2010年竣工,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届时医院总病床数达3100张,建筑面积共计36万平方米。现在医院的就医和工作已发生根本性改变,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医院设施
学院技术力量雄厚,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手外科、皮肤科、科、心理医学科、中医科、诊断学、核医学等58个相应的临床、医技科室和23个研究室。其中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是卫生部重点学科。
学院设备精良,拥有荷兰菲利浦磁共振2台,西门子plus4型超xxxct2台,西门子大狮王等彩超8台,彩超ct、ect、7250与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减影(dsa)和大型x光机数台,10万元以上设备223台(件),总价值一亿四千五佰万元。
所获荣誉
医院始终“技术精益求精、服务满腔热忱”的旨努力实现了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医疗实践,创建了许多能为病人解决疑难重症的新技术新疗法,获得了许多殊荣。在地区开展的“白求恩杯赛”活动中多次获得最佳单位称号,获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十佳医院,先进党委,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医院。
肾病科
科室简介 吉大一院肾内科是省较早成立的专业科室和血液净化中心,拥有省内一流的专科设备和技术力量,特别是在尿毒症透析和医结合治疗方面,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急症重症和病情复杂的肾脏病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成立于1982年,现有医护人员及技术员共29人,其中医生14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8人,经治医师3人。在肾脏病学术领域,一直处于省内xxx水平,曾先后承担省、市科委的1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多年来经过全科人员的不断努力,已经成为一个诊断手段先进、治疗措施全面的综合性科室。
在肾脏病的诊断方面,拥有先进的肾图检测仪、全套肾脏病理诊断仪器;治疗方面,我科拥有先进的血液透析机15台,并能够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挠动-静脉吻合术、人工血管移植术、急、慢性腹膜透析植管术、急性颈内静脉插管术等外科操作,还拥有结肠透析、医结合等特色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疗法、新技术,先后多次派出科室人员到、上海等地学习先进的技术,使临床工作始终处于省内xxx水平。
医疗新技术 1.肾脏穿刺活检:开展肾穿刺活检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临床资料。科室拥有肾穿活检设备、病理切片机、免疫荧光显微镜等设备,能进行肾脏病理检查的全部过程。目前我科新开展了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和危重病人穿刺活检术。
2.肾脏移植:由2000年开始开展肾脏移植工作,是全国第二家由肾病内科开展肾移植的单位,能够进行肾移植手术操作。科室还拥有fk506、环孢素a血药浓度检测仪,能进行相关的组织配型和血药浓度监测工作。
3.血液透析滤过及可调钠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帮助透析患者清除体内存留的中物质,缓解皮肤搔痒、肢体抖动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调钠透析可以帮助老年患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平稳渡过透析过程,减少透析期间的低血压发生及口渴症状。我科拥有先进的费森尤斯公司的4008b、4008h型血液透析机,能够进行血液透析滤过及可调钠透析。
4.结肠透析:适合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患者,常与饮食疗法同时进行,能够达到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进程、缓解症状的目的,是我科的一项特色疗法。
5.医结合疗法:采用中药、理疗、针灸结合西医疗疗性血尿、蛋白尿,经初步临床观察,效果好与单纯的西医疗法,也是我科特色疗法。�人才培养:�我科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鼓励科室人员出去学习和深造。目前科内人员获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3人,获得硕士学位6人,在读硕士4人,每位医务人员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完全能够适应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年来我科还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硕士研究生,目前科室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
专家简介 科室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硕士导师2人,有医学博士学位者2人,主管护师1人,在读医学博士6人。学术带头人宏为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省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市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曾在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生物学研究室学习二年,主要从事hla基因多态性和癌基因表达的研究。主编和参加编写医学论著2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一项,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六项。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二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肾内科在大学xxx医院二部设有38张病床,在3号楼设有国内一流的透析中心,专门接诊居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病人,并为腹膜透析病人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核医学科
科室简介 大学xxx医院核医学科于1987年由志教授组建,并担任xxx任科主任。1991年被评为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先后共有3名硕士导师,已培养了医学硕士8名,现科内师资情况为教授1名、副教授1名、助教2名,技术系列6名,其中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1名,在读硕士2名。科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分泌核医学和核素治疗。建科以来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编写教材共4部。其中《核医学教程》获白求恩医科大学优秀论著二等,“铀矿作业工作健康危害调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硬膜外连续注入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及血中acth、皮质醇浓度变化”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四等,“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其自发性骨折的预防和防治方法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建科以来一直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系和七年制临床医学的核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编写了核医学教学大纲及核医学题库,制作了核医学教学多教学课件。
专家简介 志教授任中华核医学学会委员、省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省影像学会常务理事、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现任科主任林承赫副教授,林承赫副教授现任省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市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省及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我科在核医学脏器功能显像和甲状腺疾病核素治疗、皮肤疾病和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核素治疗已形成了完整的系统体系,甲亢131碘治疗年均500余例,血管瘤敷贴治疗/放射性胶体注射年均300余例,骨转移癌及血液病治疗年均30余例,ect显像年均2000余例,体外免疫分析年均2万人次。
骨关节科
科室简介 大学xxx医院骨关节科(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医院骨科)建于1984年,在骨科创始人徐莘香主任的领导下,经过建科初期创业者们的艰苦奋斗及团队的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学校重点学科,国家教委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并成立了省创伤骨科研究所、省创伤骨科重点研究室。 在21世纪之初,为实现学科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高一院骨科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在学校和一院领导的支持下及骨科20余年的医、教、研基础上,大学xxx医院于 2005年20月正式成立骨关节二科。科室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合理,富有开拓。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5人。刘建国,教授任科主任。
门诊设有骨关节二科和关节镜专科诊室,病房有 65 张床位可供使用。科室在人工关节置换、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复杂骨折的内外固定、关节镜技术及血管皮瓣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也是省内应用新技术、新疗疗骨科疾病的带头学科之一。
骨关节二科擅长常规和复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全髋返修术;生物型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畸形、髋臼骨折、髋部及骨盆肿瘤、复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对老年和中青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专长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开展了人工髋关节松动原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国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数据管理及登记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结构及个体化股骨假体设计与开发,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达到国内xxx水平。 对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的研制及治疗骨折与骨缺损;四肢长骨及关节内复杂骨折的治疗;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四肢骨关节畸形矫正等方面有较深刻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达到国内xxx水平。
目前骨关节二科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治疗各类骨关节疾病、各类复杂创伤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为主要特色。科室的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常规临床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重点抓科室建设,加强医疗管理,努力把学科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型”科室。
专家简介 杨晨,男,主治医师,博士学历。199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本科、硕士及博士皆毕业于大学。曾在日本大阪大学骨科专攻学习肩关节一年,得到了日方的认可及好评。擅长肩关节部位的各种骨折手术,对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肩袖间隙破裂、肩周炎、肩关节置换、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紊乱、肩关节多方向性不稳等疑难杂症有很深的造诣。能熟练进行关节镜下的Bankart修补手术、肩峰成形术、冈上肌腱修补术。以及肩关节囊的热挛缩技术,全肩关节置换,Mclaughlin冈上肌腱修复。同时,对于肘关节部位的骨折,肘内外翻畸形的矫正,肘关节功能障碍,肘部韧带重建等有较深的造诣。
泌尿外科
大学xxx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83年,科室创始人为梁圣保教授。20年来科室不断发展壮大,尤其1996年成立省泌尿男科疾病研究所以来,科室建设飞速发展,现有总院床位47张,分院床位24张,医护人员26人,年住院病人1500人次以上,门诊病人约30000人次/年。 大学xxx医院泌尿外科科室建设始终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中青年医生均具有医学硕士学位,有医学博士学位者5人(其中3人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在读博士2人,10人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留学和短期,为科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的人才基础和合理的人才梯队。
拥有大量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条件可以完成常规生化、生物学、细胞培养、组织病理等基础研究。研究室内先后开展了p53基因、端粒酶活性、Bcl-2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多项生物学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部分研究结果达到了国际xxx水平。
泌尿外科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气氛,近年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获省科技进步二等2项,三等3项,其中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输尿管支架的研制工作已申请了国家专利。2004年,以原省泌尿男科疾病研究所为基础的泌尿外科研究室及男科研究室被省卫生厅评选为省重点研究室。2007年被评为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泌尿)培训,也是东北地区xxx一家卫生部泌尿内镜诊疗技术培训。
专家简介 泌尿外科负责人喜教授,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1993年至1998年于日本留学,从事泌尿系肿瘤的生物学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大学xxx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委员,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分会常委,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委。
心脏外科
科室简介 吉大一院心脏外科成立于1992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成为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在心脏外科领域处于省内xxx水平。在马春野主任的领导下,我科在原有先心病及风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目前我科已能成功的完成复杂先心病如: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双腔右心室、ebstein畸形、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等的手术治疗,对于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单纯畸形已能在不手术的情况下通过介入方决,并在此方面达到国内xxx水平;在冠脉外科领域或合作完成冠脉单支几多支病变的手术治疗,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风心病-联合瓣膜病方面,已完成多例主动脉及二尖瓣联合置换,并在瓣膜置换手术例数上达到省内xxx水平。同种带瓣管道的保存及临床应用填补了省空白。同时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基因异常的研究。现有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4名、医学博士4名、医学硕士8名。
专家简介 马春野,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心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省胸心外科学会常委。1986年毕业于省医学院医学专业。先后从事普外科、小儿外科及心脏外科工作。在心脏联合瓣膜病、复杂先心病、冠心病外科的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先心病介入治疗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承担市科委及大学两项科研课题。并承担医学一系、儿科系、成教部、医技班的教学任务。擅长疾病:心脏联合瓣膜病、复杂先心病、冠心病外科的治疗。
呼吸科
历经20余年发展,呼吸科现已成为省内一流的临床科室,全科拥有医护人员3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0人,中级技术职称5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2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人,另有2名硕士研究生在日本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医护人员为的临床科室,在医疗、教学及科研等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科内拥有美国进口xxx肺功能检查仪,精密的美国进口呼吸机,先进的进口睡眠呼吸暂停检测仪等高精检查设备,同时开展血气分析,体外过敏原检测,结核抗体癌胚抗原等实验室检查,对于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各种类型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独到之处,居于全省xxx水平。 在教学方面承担七年制本硕连读及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还有教育学院诊断及内科学的教学,此外还承担医师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近十年来培养了全省各地的医师百余名,呼吸科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培养出近20名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肺心病的诊治,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及病原菌耐药的研究,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的生理与病理生理的研究。目前科内承担省、市科委及卫生厅的近十项科研课题,力争科研水平再进一步,争取近年内建立培养博士研究生的。
专家简介 英,女,主治医师,擅长肺癌、胸腔积液、肺炎、肺脓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骨科
科室简介 大学xxx医院骨科(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骨科)于1984年建科。在骨科创始人全国著名骨科教授徐莘香主任和接任的张授领导下,经过建科初期创业者们的艰苦奋斗及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床位总院65张,分院36张,医、护人员45人,高级职称11人,博士生导师5人。已发展成为校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点。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省创伤骨科研究所。科室在骨折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处于国内xxx地位,同时也是省内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方疗骨科疾病带头学科,特别是在复杂骨折的内外固定,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小儿大脑瘫后遗症的spr及肌腱成形,节段性椎弓根螺钉三维矫形技术治疗脊柱畸形、创伤、肿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膝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翻修术等方面成绩突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获校医疗1、2、3等及全国、省科委科技进步2、3等等多项医疗科研。学科在刘一主任带领下,重点抓科室的结构建设,加强医疗管理,培养专门人才,实行专业分组,努力把学科建设成为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医疗、教学和科研。
专家简介 刘一,男,主任医师,教授,脊柱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创伤学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中华创伤》、《大学学报》等8家编委。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外语医学系英语医学班,同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骨科参加工作。1995年在北医三院脊柱外科。1997年获骨外科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赴韩国仁济大学汉城脊柱外科中心做临床博士后研究一年,重点为阶段性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治脊柱畸形。2000年任骨科副主任。2001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擅长脊柱外科,熟练掌握徒手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治疗各种脊柱畸形、创伤、退变和肿瘤疾病方面有较丰富经验。如:节段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治各类脊柱侧弯症、脊柱后凸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各类脊柱骨折,全椎切除三柱重建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上胸椎肿瘤获大学医疗二、三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8项,获部、省级科研3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6篇。
神经内科
大学xxx医院神经内科于1953年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家刘多三教授创建。1963�年被批准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卫生部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被批准“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为国家神经内科师资培训中心。1984年创办了《中风与神经疾病》(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先后成立了省脑血管病研究所、省癫痫 治疗中心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2003年被批准为省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实验室 2004年被批准为省卫生厅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
神经内科共有病床130张,每日门诊患者200余名,在全国属于规模xxx的神经内科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 尤其是脑血管病、静脉系统血栓、痴呆、朊蛋白病、脱髓鞘及周围神经、肌病等疾病的诊治,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参加了脑梗塞溶栓治疗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严格对照的九五攻关项目研究。
近五年来本学科把脑血 管病的规范化治疗作为临床科研主攻方向正在开展既符合国际标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规范化和个体 化的临床研究,�先后开展了如下工作:①建立了卒中单元——一种新的脑血管病防治医疗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医疗技术及系统化规 范化的优质服务。②开展了急性期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局部亚低温治疗。③建立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协作中心,该中心是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线科医生和专职技术员、护 士及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专业性强、组织良好的脑血管病急救中心,开辟了脑血管病急救的绿色通道,xxx限度地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提高了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目前介入中心已成功开展了脑血栓超早期的动脉溶栓 治疗和针对颈部及脑内大血管严重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④成立了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室,开展了急性期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⑤承担省神经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工作。由饶明俐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专家简介 饶明俐,女,主任医师,教授,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名医。1932年11月生于。国家神经内科培训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顾问、东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交流协会名誉主任委员、省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神经病理学会会员、国家脑血管病专家组、《中风与神经疾病》总编及《中华神经科》等20份顾问、编委或特约编委。1983~1994年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
现已培养了56名研究生,其中硕士生16名,博士生40名。由她担任主任的国家神经内科师资培训中心,是卫生部最早建立的培训中心,现已培养了24期800余名。如今她已桃李满门,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或学科带头人。
她既有的神经内科基本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内科的一些重要领域也有独到见解。对任何危重病人都千方百计进行抢救,如对传统认为发病后立即昏迷、迅速死亡的重症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人,在20年前最早采取锥孔脑室外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了不少人的生命,有的甚至恢复了工作,该项工作得到国内好评,现已广泛推广应用。几十年来,经她治愈的神经科患者难以计数。中找到了的病人和家属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病人送给《医高品端》的牌匾, 是对她的正确评价。由于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诊治在国内xxx,并担任全国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受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现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以规范全国在该领域的防治。此外对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也有深入研究。
学术造诣精深,科研硕果累累。特别是对脑血管疾病、脑炎及脱髓鞘疾病的研究深入系统,有不少独到见解和发现。承担各种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共5项。取得了诸多的成绩,如对60年代末开始发现的一组原因未明的“散发性脑炎”,经过大量研究认为在该名称下实际包括了病毒性脑炎及急性脱髓鞘脑病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从而联合国内多位专家发表《对“散发性脑炎”的及其命名的》,得到全国同行的的赞同,从此统一了30年来的混乱认识,并改写了教科书;阐明了引起儿童及青壮年脑血管病变的主要疾病。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大学xxx医院消化科在全国知名教授叶维法、宋国培的卓越领导下使本科成为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学科。目前在朴云峰、迟宝荣教授的带领下本科已成为博士生培养、硕士生培养的热点科室。1978年卫生部批准成立肝病研究室,1986年成立省肝病研究所,1989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1年被卫生部授予先进教研室称号,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卫生部临床药理实验。1999年通过了卫生部重点学科。科内设有省肝病研究所,临床肝胆病编辑部。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7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5人,在读博、硕士35人。本学科在肝硬化发病机制及防治,肝炎病毒基因诊断及治疗,消化系肿瘤的免疫机制及其调控研究方面和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内窥镜下肿瘤切除术,处于国内xxx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卫生部课题5项、省级课题40项,获8项部委及省级科研,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主持举办国际肝病学术会议2次,国内会议14次,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学术联系和交流,相继派出留学人员10多名。
专家简介 王英凯,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63年8月10日生,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同年留校,一直工作在一院消化内科。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掌握内科急重症的抢救、治疗原则,掌握内科常见的穿刺操作,能够熟练操作胃镜。1993年从事肝硬化动物模型及中药治疗肝硬化研究,对肝硬化及复发性肝性脑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1997年开始从事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治疗,至今已积累丰富经验。2004年开始胃镜下治疗食道、胃、十二指肠息肉的氩气刀电凝切除治疗,现技术熟练。2004年获院内优秀教师励。近4年发表论文9篇。主攻方向:1.消化性溃疡与HP的研究治疗。2.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套扎。3.食道、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治疗。擅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胃镜下息肉切除及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科室简介 大学xxx临床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63年成立以来,已有近40年历史,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医疗机构。1983年被评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被评为我校重点学科;1985年被评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得到卫生部重点临床科室资助;1998年被评为卫生部重点学科。1994年成立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我科共有病床35张,并设有icu病房和单人病房。年门诊量4万余人次,科室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及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良的医疗队伍。除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外,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和颅面联合进筛窦肿瘤切除术,在耳显微外科、鼻内窥镜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及头颈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面更为专长,并与合作开展了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随着医疗工作的进步,科室护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整体护理模式已形成。承担着大学医疗系、教育、附属卫校的教学和临床实习任务,在培养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同时还注重对外合作和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匈牙利、等国家的大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互派人员学习和交流
专家简介
杜宝东,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1942年出生于省市,1965年毕业于医科大学医疗系,一直从事耳鼻咽喉专业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1985年至2001年任白求恩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目前从事的关于各类耳聋发病机制的生物学、病理学、电生理学等方面研究。
现任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第七届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委、全国耳科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省第七届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省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大学语言听觉研究中心xxx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学科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耳科学编委、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美国Buflo大学听力耳聋研究所客座教授。目前从事的关于各类耳聋发病机制的生物学、病理学、电生理学等方面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培养硕士12名,博士21名,博士后2名。
教学科研
医院医疗技术精湛,医疗水平处于国内xxx地位。近年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溶栓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神经显微外科切除斜坡及脑干肿瘤,脑血管先天畸形及心血管介入治疗,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白血病的诊断水平,淋巴瘤白血病的治疗,肿瘤微创治疗(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肿瘤、超声刀治疗肿瘤)实体瘤化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手部先天畸形、腕关节损伤治疗,脊柱侧弯、后凸等疑难脊柱畸形治疗,人工关节置换,肝移植、肾移植,解剖性系统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多种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等新技术新疗法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走出去、请进来,以临床学术研究促进诊疗技术创新和诊疗水平提高”的人才培养策略。医院开展多渠道、多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先后与拉瓦尔大学、韩国加图立大学、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健康研究所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来院、工作、洽谈合作项目,以推动科研、临床的发展。同时,医院也向国内外多所医院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深造,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几年的合作,医院累计投入资金210余万元,有14个科室33个项目投入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学术意识和学术研究水平。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教学水平达到国内xxx水平。医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教学任务。拥有16个硕士点,6个学科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医院重视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医学人才。
领导班子
院长 王冠军,男,汉族,中员,医学博士,现任大学xxx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大学xxx医院的行政全面工作,主管人事、财务、运营、审计、培训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955年出生,人;1978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84年至1985年在协和医院血液科学习; 1988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日本国立放射研究所访问学习半年;1993年至1995年在MONASHI大学健康研究院学习;20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78年起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工作,1986年任主治医师、;1994年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任主任医师、教授;1995年任血液肿瘤科副主任;1996年任血液肿瘤科主任;1995年任硕士生导师;2000年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任大学xxx医院副院长;2004年11月至今任大学xxx医院院长。
党委 航,男,汉族,中员,硕士,现任大学xxx医院党委,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大学xxx医院党委的全面工作,主管组织、、离退休、行风及医院综合治理等工作。兼任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副会长、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医院管理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省健康协会副会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医学工程管理分委员会委员、省卫生系统党建与思想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市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务。
1956年出生,省市人;1980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6年东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80年起先后担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内三科住院医师、助教、主治医师和;1984年先后担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院办副主任、医务科副科长和办副主任;1988年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分院院长;1989年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医务科科长;1992年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1995年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副院长兼分院院长;1997年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xxx临床学院副院长,1999年起兼干部病房主任;2001年4月至今任大学xxx医院党委。
经济效益
建院以来,医院各项医疗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2007年医院门诊量超过145万人次,出院人数6.1万人次,手术1.7万例,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2008年医院门诊量达到160万人次,住院人数7万人次,收入达到12.9亿元;2009年医院门诊量167万人次,收入达1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