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Nerve)是由聚集成束的神经纤维所构成,而神经纤维本身构造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外被神经胶质细胞所形成的髓鞘包覆;其中许多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神经系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各系统之间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分工协同,共同实现心理功能

在这里之所以用神经而省去了系统,是因为神经本身就是个系统概念。按 生理心理学定义,神经是由 神经元构成的系统,即神经系统。其中神经元就是神经这个系统基本的功能结构单位。

神经

神经元

神经元是生理层次的物质,即特殊的细胞,不妨称为神经细胞。撇开脑神经元、脊髓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的具体差别来看, 神经元由细 胞体和 突起构成。神经细胞突起分为轴突和突。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包裹,构成 神经纤维。

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施旺细胞、兰氏结等。髓鞘是由施旺细胞(Schwann’s cell)或其它类型的神经支持细胞形成的,施旺细胞具有吞噬能力,可清除细胞残渣,提供神经元重生的空间;施旺细胞(Schwann’s cell)其出现在周围神经系统,形成髓鞘以将周边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所伸出的轴突进行绝缘包覆,施旺细胞间会留有间隙,被称之为兰氏结,以跳跃式传导的方式使得神经讯号的传导速度得以加快。

神经纤维之间纵横交错,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必要条件,具有 信息采集与发送功能,表现为心理层面的刺激与反应;神经细胞体是神经元中基本的信息存储与处理单元;经过初步处理的信息,通过神经纤维按层次传递,直至达到 脑干,进行最后的总处理,然后将处理的结果返回到 感觉器官,最终通过效应器或腺体执行,产生生理反应。

之所以说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必要条件,是因为:在神经纤维内部,信息传输大都采用生物电脉冲的方式,但各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之间并非直接相连的,而是被其他物质隔开,比如 乙酰胆碱等等。这其实是新的结构层次或者环节,不再详细叙述。生物电到了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会转变为化学信号,通过物质载体进行过渡,再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完整的神经不仅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髓神经等不同的神经,还需要包括中间的化学介质。

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例如,肺部的呼吸管理、 心脏的跳动、肠胃的消化吸收作用等都是有植物神经控制的。

在植物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可以促进心脏等 循环系统的活动,却不可控制胃等 消化系统的活动。副交感神经,对于 循环器官起抑制作用,而对于消化系统起促进作用。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金恩格,这便是 植物神经的功能。

因为植物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畏寒、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肥胖、消瘦、 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这些症状不适当而恩出现的,而是若干症状汇合后出现的,这便是 植物神经失调的症状的特征之一。

神经末梢

周围 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全身各种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各式各样的 神经末梢,按其功能可分感觉神经末梢和 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神经疾病

神经性皮炎

焦虑、疲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都可能是 神经性皮炎的诱因。除此之外过敏体质、搔抓、局部刺激、衣领的摩擦、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有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