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兹诺夫综合征

  症状体征

婴儿期即发生严重和反复的局部或性念珠菌感染、性水痘、肺猪囊尾蚴病、细菌肺炎和败血症。种痘后常引起性种痘疹。自身免疫现象发生率很高,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常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但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

   用药治疗

  1.一般疗法

  (1)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预防感染: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必须将患儿长期置于无菌仓内护理,直至重建免疫功能

  

(3)避免接种疫苗:对疑似免疫缺陷的新生儿,应接种牛痘、冻干卡介苗等活疫苗,以免因接种牛痘而发生性牛痘疹,接种冻干卡介苗引起性播散而。也应避免接种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2.抗感染疗法 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低下,机体无法杀伤感染的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因此,一旦发生感染,应选择广谱抗生、有效的抗病毒制剂和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因抑菌性抗生素不能病原菌的扩散,故还应使用杀菌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3.免疫替补疗法

  (1)体液免疫缺陷的替补:

  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不能输注含免疫活性细胞的制剂,如全血、含白细胞的血浆等,以免发生GVHR。

  人血丙种球蛋白:也可每月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600m1/kg,以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2)细胞免疫缺陷的替补:主要是补充T淋巴细胞和增强T细胞的功能。

  

①转移因子(TF):系T淋巴细胞的一种淋巴因子,可将正性免疫信息转移至T细胞,激活受者静止的淋巴细胞,从而起恢复和扩大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它作用迅速,皮试阴性者接受相应的转移因子后18~24h,即可出现阳性反应,且可维持数月之久。临床上可用于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免疫重建作用,并能控制病毒、真菌或一些细胞内细菌的感染。剂量2ml(相当于1.8×108个白细胞的提取物),肌内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3~6天。注射部位以接近淋巴结的皮下组织为宜。

  

②胸腺素(thymosin):系从牛胸腺或猪胸腺提取出的多肽类激素,不仅可T细胞分化发育,而且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的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可用于伴湿疹和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但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剂量5~1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1~3周后改为隔天或每周1次,持续数月。

  ③干扰素(IFN):是在细胞感染病毒时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可病毒的增殖和促进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故可增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抗病毒能力。常用制剂为从人血白细胞制备的γ-干扰素。剂量100万U,肌内注射,隔天1次或每周2次,持续数月。基因工程制备的重组干扰素使药源更加丰富。

  

④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系由T辅助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可促使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增强NK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能力。新生动物病毒感染的实验表明,该药具有宿主的作用。

  ⑤腺苷脱氨酶(ADA):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中,部分与缺乏ADA有关,而正红细胞含多量ADA,因此给患者输注经过置换和照射的新鲜红细胞可暂时纠正ADA缺乏所致的免疫缺陷。大剂量牛ADA结合型聚乙烯二醇(PEG-ADA)肌内注射,每周1次,也有较好

   饮食保健

  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预防护理

  1.加强护理和营养 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预防感染 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必须将患儿长期置于无菌仓内护理,直至重建免疫功能。

  3.避免接种疫苗 对疑似免疫缺陷的新生儿,应接种牛痘、卡介苗等活疫苗,以免因接种牛痘而发生性牛痘疹,接种卡介苗引起性播散而。也应避免接种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病理病因

  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缺陷,胸腺无淋巴发育不良所致。

   疾病诊断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常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但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并发症

  性水痘、肺猪囊尾蚴病、细菌性肺炎和败血症。种痘后常引起性种痘疹。

   预后

  患儿常在8岁内死亡,多死于水痘病毒或肺囊虫感染。

   发病机制

  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部分患者有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陷,即嘌呤替代途径的酶缺乏。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