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璋勇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
2000.9-2005.6:西北大学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6.9-1989.6:西北农业大学(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2.9-1986.6:西北农业大学读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徐璋勇
社会职务
陕西省金融学会理事;
陕西省证券研究会理事;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专家顾问;
西北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中国金融与发展;国际金融问题;
所授课程
《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现代金融理论前沿专题》
主要作品 著作与教材
1.《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中国的研究》(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宏观国际经济学》(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3.《农民与城市化》(专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参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
5. 《我国落后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的创新研究》(参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6.《东西共富新论》(参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中国发展经济学》(参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8.《期货交易:投机.风险.暴富》(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9.《金融学》(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国际金融》(副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国际贸易》(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国际金融》(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14.《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
15.《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16.《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
代表性论文
先后在《经济学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经科学》、《当代财经》、《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文有:
1.徐璋勇、丽: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问题研究–来自陕西2098户农户调研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9/05。
2.徐璋勇、封尼娜: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省区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当代财经》,2008/07。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10期。
3.徐璋勇、郭梅亮: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经济学家》,2008/05。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12期。
4..徐璋勇、张琦: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冲击的理论分析,《当代财经》,2007/03。转载于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7年第7期。
5.张琦、徐璋勇: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01。
6.徐璋勇: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经济学家》,2006/02。
7.徐璋勇、冯妮娜:陕西关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8.徐璋勇: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及其政策意义,《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9.徐璋勇、陈颖:区域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10.徐璋勇: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冲击的理论分析,《人文》,2006/05。
11.徐璋勇:我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失衡及其纠正,转载于《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6/10.
12.徐璋勇、白永秀:对农村几种主要合作金融组织理论模式的评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13.徐璋勇: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趋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14.徐璋勇:对角点汇率制度在中国的不适应性分析,《当代财经》,2004/07。
15.徐璋勇:试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的构建,《生产力研究》,2004/07。
16.徐璋勇、何:试论我国现行银行监管的制度缺陷及其纠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17.徐璋勇:对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径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18.徐璋勇:对西部大开发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19.徐璋勇、赵育宏:股份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财经科学》,2000/02。转载于《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0年第6期。
20.谢智勇、徐璋勇: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1999/07。
21.徐璋勇、樊正堂、刘同安:对我国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转载于《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0年第3期。
22.徐璋勇:对中国城市化发展道抉择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01。转载于《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1997年第2期。
23.徐璋勇:试论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的市场化,《经济》,1996/06。转载于《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7年第2期。
24.张琦、徐璋勇:扩大我国农业出口创汇的国内制约因素与对策初探,《财贸经济》,1992/06。
25.徐璋勇:双轨并进,逆向开发:贫困地区开发的另一种思,《开发研究》,1992/05。
26.张琦、徐璋勇:试论二十年来国际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基本特征,《国际贸易问题》,1991/06。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与参与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横向重大项目有:
1.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途径与政策选择研究》,主持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项目:《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第2负责人。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资本流动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化发展及政策调整研究》。第2负责人。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源的界定与可持续发展》(98CJY008),1998年7月–1999年12月,第2子课题负责人。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东西共富构想及其实现途径研究》(96AKS003),1997年8月–1999年12月,第2子课题负责人。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实践》(98JAQ790017),1998年7月–1999年12月,第2子课题负责人。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西部大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西部经济增长与区域劳动分工及制度因素分析》(02JAZJD790024),2003年1月–2005年12月,第2子课题负责人。
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中国发展经济学专题研究》(02JAZJD790039),第3子课题负责人。
9.司法部2007年度国家与理论研究项目:《中国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07SFB5035),2008.1-2009.1,第2负责人。
10. 陕西省科技厅重大软科学课题:《陕西省重点产业技术发展研究》(2009KRZ001),2009.9-2010.6,第2子课题负责人。
11.陕西省发改委项目: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陕西省省级综合配套实验区研究》(SXFGW-030),2009.7-11,主持人。
1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陕西扩权强县试点对策研究》(09E030),2009.9-2010.9,第2负责人.
13.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陕西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研究》(04D024Z),2004年7月-2006年7月,第3子课题负责人。
14.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农户家庭对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陕南、关中、陕北不同地区农户调查的比较分析》(07Z026),2007.6-10,主持人。
15. 西安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时期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10J57),2010.3-10,主持人。
16.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研究项目:《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战略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04JK073),2004年7月–2005年12月,主持人。
17.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西安城市中心区发展模式研究》,2008.6-10,第3子课题负责人。
18.西安市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西安市城乡一体化途径与对策研究》,1992.1-10,主持人。
19. 阎良区课题:《西安阎良航空高科技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2005.1-2006.3,主持人。
20. 西安市临潼渭河生态区管委会委托项目:《西安临潼渭河生态区开发与建设总体规划》,2008.6-2009.10,主持人。
21. 西安经开区兵器产业项目:《西安经开区兵器产业火工安全控制区土地利用与产业开证》,2009.6-10,主持人。
22. 定边县人民委托项目:《榆林市定边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市场化发展略研究》,2007.7-2008.5,第2负责人。
荣誉励
1.《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中国的研究》(专著)获陕西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二等,2009年。。
2.《2007年西部地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获陕西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一等,2009年。排名第二。
3.《对我国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分析》(论文),获陕西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三等,2001年。排名xxx.
4.《中国发展经济学》(编著),获陕西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一等,2001年。排名第三。
5.《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中国的研究》(专著)获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二等,2009年。。
6.《对角点汇率制度在中国的不适应性分析》(论文)获西安市第五次(2002-2005年)社会科学优秀三等,2007年。。
7.《农民与城市化》(专著),获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三等,1996年。排名xxx。
8.《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获陕西省2005年优秀教学特等,排名第四。
9.《西北二棉有限责任公司解困与发展咨询报告》(研究报告),获陕西省优秀教学一等,1999年。排名第二。
10.《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中国的研究》(专著)获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一等,。
11.《宏观国际经济学》(著作),获第十九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2004年。。
12.《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变迁》,获2009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排名第二。
13.《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分析》(研究报告),获陕西省国际金融学会1999年度优秀论文一等。排名xxx。
14.《试论21世纪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获教育部高等教育培训中心金融学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1等,2006年。。
15.《试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干预与调控》(论文),获 河南省小城镇与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1999年。排名xxx。
16.《对西部大开发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论文),获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2000年度研究优秀论文。。
17.《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教材),获西北大学优秀教学一等,2005年。排名第四。
18.《面向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学科–经济学系关于教学、专业建设的回顾》获西北大学1995年优秀教学二等。排名第三。
19.《深化农村的思考》(论文),获第四届全国财经院校经济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1989年。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