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簧式接收器
目录
舌簧式接收器
簧片接收器或调谐簧片接收器(美国)是一种用于早期无线电控制系统的多通道信号解码器。 它使用简单的机电设备或“谐振簧片”来解调信号,实际上是一个只接收调制解调器。 使用的编码是一种简单形式的频移键控。
这些解码器出现在 1950 年代,并被使用到 70 年代初期。 早期的晶体管系统与它们并行使用,但它们最终被基于早期集成电路的经济实惠的数字比例系统的出现所取代。 这些具有比例控制的优点。
操作
簧片接收器的译码器是基于“谐振簧片”单元。 这包括许多振动的金属簧片,每个簧片都像音叉一样具有调谐的振动频率。 这些簧片由单片锥形铁片或钢片制成,具有不同长度的簧片梳。 这类似于用于在八音盒中发出音符的梳子。 就像八音盒一样,每个簧片的长度都会影响它的共振频率。 簧片由单个螺线管线圈和缠绕在簧片末端之间的铁芯以磁性方式供电。
簧片的共振频率是大约 300 赫兹的中频可听频率。 螺线管由无线电控制接收器的输出驱动,这是一个或多个音频。 如果接收器输出包含适合簧片共振频率的适当音调,则该簧片会振动。 当簧片振动时,它会接触到其自由端上方的接触螺钉。 这些触点形成解码器的输出。 解码器输出通常馈送到小型继电器。 这些允许控制高电流负载,例如模型的推进电机。 使用继电器还为输出增加了阻尼时间常数,因此与簧片触点的间歇接触(以发射器可听音频频率振动)变为连续输出信号。
每个簧片形成一个独立的通道,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激活,具体取决于来自发射器的信号。
簧片系统通道是开/关输出,而不是比例(即模拟)信号。 这些可用于驱动擒纵机构,或者快速打开和关闭通道可用作脉宽调制以提供比例信号来驱动伺服系统。
通道数
为了避免谐波频率同时激活多个簧片的潜在问题,簧片频率保持在彼此的八度音程内。 在此范围内可用的不同频率的数量取决于每个簧片的选择性或 Q 因数。 典型的无线电控制簧片单元使用六个簧片,有时在更简单或更复杂的系统上使用四个或八个。
每个簧片的灵敏度通过机械调节每个簧片上方的接触螺钉来控制。 这种调整是关键和喜怒无常的,因此簧片共鸣明显并与其他簧片分开的系统最容易调整。 如果相邻的簧片也为相同的音调振动(以较小的幅度),则接触调整不能太敏感,否则可能会被相邻的通道误触发。 这个问题变得更糟,通道间隔得越近。
十二个簧片系统是已知的,但只有大型船舶模型(通常是军舰)才需要,具有许多用于触发工作功能(如炮塔和大炮发射)的通道。 在实践中,这些都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些模型使用顺序鼓音序器代替。 一个通道(可能来自簧片)将用于使音序器逐步完成预先计划的演示序列的每个步骤。
发射器
一个合适的发射器只需要产生一些音频。 大多数有一个单一的振荡器,当控制按钮被一个接一个地按下时,它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由于此时模型上的控制执行器通常是擒纵机构,因此这种限制相对较小。 为了保持通道完全独立并同时可触发,每个通道都需要一个单独的振荡器,而不仅仅是一个可调谐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