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互化物
词条百科 2
目录
金属互化物
金属间化合物(也称为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合金、有序金属间合金和长程有序合金)是一种在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有序固态化合物的金属合金。 金属互化物一般硬而脆,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它们可分为化学计量或非化学计量的金属间化合物。
虽然金属间化合物这个术语,因为它适用于固相,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但它的引入令人遗憾,例如 Hume-Rothery 在 1955 年。
定义
特性与应用
金属互化物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很脆,熔点高。 由于塑性变形所需的独立滑移系统有限,解理或晶间断裂模式是典型的金属间化合物。 然而,也有一些具有延性断裂模式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例子,例如 Nb-15Al-40Ti。 其他金属间化合物可以通过与其他元素形成合金以增加晶界内聚力而表现出改善的延展性。 将其他材料(例如硼)合金化以提高晶界内聚力可以提高许多金属间化合物的延展性。 当硬度和/或耐高温性重要到足以牺牲一些韧性和易加工性时,它们通常会在陶瓷和金属性能之间做出折衷。 它们还可以显示出理想的磁性、超导和化学特性,这分别归功于它们强大的内部秩序和混合(金属和共价/离子)键合。 金属互化物引发了各种新型材料的开发。 一些例子包括镍氢电池中的铝镍钴和储氢材料。 Ni3Al(熟悉的镍基超级合金中的硬化相)和各种钛铝化物也引起了涡轮叶片应用的兴趣,而后者也少量用于钛合金的晶粒细化。 硅化物,包括硅的金属间化合物,被用作微电子学中的阻挡层和接触层。
金属相互作用粒子
金属互化物颗粒通常在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可用作弥散强化机制。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内容不代表16map.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16map.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6map.com/wiki/nmjegixlmi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