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办学特色

  国家示范专业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依据学院工学六融合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学院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带动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的良好发展,建设了一批国家示范专业、 陕西省重点专业、陕西省优秀教改专业和学院重点专业,形成了有利学生选择和成长的专业群。

  人才培养特色

  信息工程学院是我院xxx实学生进校后可重新选择专业方向的学分制教学试点二级学院。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3年的培养计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即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实践技能学习。一年级按专业大类培养,即基础课程各专业相同,第二学期末学生根据在校一年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可在本二级学院内重新选择专业方向培养。人才培养的特色呈现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分层递进、能力多元;职业养、贯穿始终。

  陕西省优秀师资团队

  

本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硕士26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5人,75%以上的教师具备 双师素质。有15名教师先后赴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教学和培训。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兼职教师)15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青年突击手1人、高等职业教育知名教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学院教坛新秀3人。建设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教学团队,陕西省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优秀教学团队。

  重点实训

  本院现有网络工程技术、嵌入式系统电子信息创新设计、电子装配生产线、Linux技术等22个重点实验实训室、7个校外实习和5个顶岗实习企业,设备共计1380余台套,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与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博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合作共建网络技术实训室、H3C网络学院和嵌入式系统实训室,并联合进行师资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考试工作,与西安腾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迪赛信联科技公司等4家公司合作共建软件、动漫工作室,引入企业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学生深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

  教科研突出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获省级教学二等2项、教科研二等1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院教学一等1项、院级精品课程9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编写教材70本,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累了大量。

  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

  学生在2007年、2009年度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三等1项、二等3项,2009年兆隆杯大赛二、三等各1项,2009年华西杯大赛一、二、三等和优秀组织。2010年陕西省(TI杯)电子设计大赛三等一项,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陕西省一等2项。

  随着我院教学和全国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信息工程学院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示范性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内涵建设,以严谨的教风、学风和过硬的教学实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国内更大的贡献。

  实训条件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采用扩充和新建的办法逐步完善和健全校内实验实训室功能,实现实训室的职业性和性。通过科学管理逐步形成系列化的实训项目、配套的实训教材、一流的指导教师、规范的管理制度,建成融教学、培训、技能认证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型校内实训,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

  企业服务

  通过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生产任务,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为陕西康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为深圳长城电脑有限公司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为东莞能率集团有限公司创造经济效益80万元。

  同时,信息工程学院加强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每年为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人员培训达200余人次;成为立足咸阳与西安、辐射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

   专业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管理与能力、产品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和智能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Java程序设计技术、软件建模技术、J2EE软件开发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Linux网络配置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Corel Draw图像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设计、ARM体系结构与编程应用、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技术、企业网站设计开发、动漫设计制作等。

  专业特色 与上海广达电脑、博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华为科技、欧姆龙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就业铺平道。陕西省重点建设专业和陕西省学分制教学优秀试点专业。

  可考证书 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程序员证书;H3C网络工程师资格证;Adobe动漫职业资格认证;嵌入式工程师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通信、金融证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仪器仪表、智能家电等行业,从事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与,移动增值服务、软件程序开发、网络系统管理与、信号处理、产品造型与设计、嵌入式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大型网站开发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国家示范建设辐射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理工类)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 电工与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常用电子线模块、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技术、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电板的设计与制作、MSP430单片机的工程设计与实践、嵌入式系统基础、电子线设计与仿真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电子创新制作、微机组装与维修项目训练、常用电子线模块设计实训、电板的设计与制作项目训练、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技术项目实训、MSP430单片机项目实训、电子创新制作项目实训、嵌入式系统训练等。

  专业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该专业省级重点专业。校企合作实训,使用与实际工程同步的技术进行教学和实训。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行双证书制。

  可考证书 嵌入式工程师证书,单片机资格认证证书,中级电子装置维修工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应用电子、仪器仪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网络和控制系统设备的设计、开发、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和电子产品电设计与开发、质量管理与产品销售、管理、自主创业等相关工作。

  软件技术

  (国家示范建设辐射专业,院级重点专业,理工类)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种编程语言,适应团队开发,能使用相关主流开发平立完成一般软件的设计及开发,熟练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常用方法及主流开发平台,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与文档编写、J2EE程序设计、JSP实用技术、Web项目开发技术、实用软件工程、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Internet及常用软件项目训练、办公自动化项目训练、电工及电子项目训练、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训练、软件建模(UML)项目实训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与测试并重,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采取层次化和模块化的结构,将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定位相结合,将课程设计与认证和技能达标相结合,学生在毕业时能取得双证。本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到合作单位杨凌秦众电子有限公司、西安行知汇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习。

  可考证书 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相应级别的行业资格认证证书等(软件资格认证、Java认证)。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到软件公司、IT行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通信、建筑医药等主流行业相关部门承担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工作或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软件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行业应用软件的使用,软件市场调查等工作。

  计算机信息管理

  (国家示范建设辐射专业,院级重点专业,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经济信息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应用能力、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大型数据库管理与能力,能适应企事业信息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 管理学基础、会计学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局域网组建与管理、Windows Server技术、网站建设与、软件项目管理与文档编写、数据库技术与SQL Server、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XML 技术应用、数据库设计与建模、 Oracle 数据库基础、系统管理ERP 原理与应用、 ERP 软件开发与实施、Web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和网站建设与项目训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训练、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与开发项目实训、网络安全技术项目实训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分经济信息管理与数据库技术两个方向分流培养。与西安软件园、行知汇元、西部世纪软件等多家企业合作,走校企结合道,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了校企共建协议及订单式培养计划,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可考证书 企业信息管理师证书;高级电子商务师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信息处理员和信息系统监理师证书。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在各行政、企事业单位、IT公司、金融机构、信息监理等行业,从事信息系统的立项、开发、实施、运行、、集成、升级以及信息网络的构建、管理、、安全防范等工作,也可从事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监理工作。

  图形图像制作

  (国家示范建设辐射专业,院级重点专业,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建筑动画的设计与表现能力,动漫设计及表现能力,平面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能力,多技术处理能力,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 美术设计基础、多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形制作、CorelDraw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3DS MAX动画设计与制作、设计构成、AutoCAD应用、产品造型设计、工程动画仿真、VI设计与制作、Premiere视频处理、广告设计与制作、建筑结构、室内与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建筑漫游动画、平面设计综合实训、动画设计综合实训、工程建模项目实训、工程动画仿真项目实训、建筑建模及渲染项目实训、建筑效果图制作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分建筑设计表现、工程动画及平面设计三个方向分流培养。与西安腾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天砚建筑设计表现公司合作共建动漫工作室,学生在校期间在工作室内从事建筑动画、工程动画、广告设计等项目的设计与制作,提升技能及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为就业打好基础。

  可考证书 Adobe中国认证产品专家(ACPE)证书;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证书;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AUTOCAD证书(NIT);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3DS MAX证书(NIT)。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影视动漫、策划公司、教育行业、广告公司、、网络传媒等行业,从事建筑动画设计、工业形象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广告设计、装潢设计、影视动漫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游戏软件设计与制作、多设计制作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

  (国家示范建设辐射专业,院级重点专业,理工类)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熟悉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安装和调试、网络管理和安全的基本能力,从事企业网络管理、运营以及从事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管理和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 电工与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Flash动画制作、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Web项目开发技术、网络营销、企业Web系统应用、通信原理、网络工程、Linux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由器配置、无线网技术、Windows 2000 Server等。

  专业特色 工程化的实训,先进的教学,实用的网络技术,IT职场的跳板。该专业拥有国际知名网络设备生产制造商H3C(华为3COM)公司网络设备以及神州数码公司网络通信与安全设备构建的仿真实训室,通过最为接近真实的实习,培养学生扎实的网络实践动手能力,并实行双证书制。本专业分网站管理与运营方向和3G网络管理方。

  可考证书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Internet证书(NIT),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局域网证书(NIT),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H3C网络工程师认证。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工业企业、事业和等部门,从事网络建设和、网站开发与工作、以及新兴通信网络企业(3G及物联网相关企业)的网络管理与等工作岗位。

   师资队伍

  陕西省教学名师–王津

  王津,男,陕西榆林人,生于1962年8月,中员,教授,双学士学历,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1983年7月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自动化系,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考取了湖南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师第二学位班,2004年3月至10月在日本冈山大学工学部学习,2007年9月至12月参加陕西省教育工委组织的陕西省高校第十五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先后担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和支部、信息工程系主任和支部、学院教务处处长、教务党总支、示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现任陕西工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机械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委员等学术团体社会工作。近三年,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秘书和专家先后参加了省内外十余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预评估工作。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6项教育部和机械行业的教研与科研项目,其中主持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二等;主编出版教材14部,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于2001年评为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优秀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于2004年获陕西省信息产业厅优秀教材三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新编教程》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于2007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主持的二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多技术及应用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获陕西省精品课程;先后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在技术开发方面,制作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多CAI课件和机房收费管理软件。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先后指导的三名师在学院教学评比中被评为教学优秀。目前作为具体负责人正在组织实施陕西省二十一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工程项目–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教改试点任务(陕工职院是陕西省xxx个进行学分制试点的高职院校)和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任务。

  陕西省优秀教师–梅创社

  梅创社,副教授、硕士,曾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学院人事处处长。兼任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远程教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常务理事、理工大学出版社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工程类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9年7月赴考察学习的职业技术教育。现为国家示范项目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2009年9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

  近五年来,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5项,其中作为主持人获得陕西省教学和教科研二等2项,发表论文5篇,主编教材5本,主持开发新专业2个,主持筹建实训室5个。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现为陕西省重点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近年来因工作出色,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员、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工院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知名教师–李培金

  李培金,工程硕士,副教授,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专家委员会计算机专家和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委员,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及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知名教师,陕西省中职教师培训班计算机课程主讲教师,多次被咸阳市设备采购中心受邀参加计算机设备招标会专家评委组。

  近年来,主参编教材8部,编写教材约30万字,撰写教科研论文3篇,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7项,其中,主持3项,参与4项;获4项省级和3项院级教学, 2005年获省级教学评比二等, 2007年获省级教学评比二等,2009年获院级一等;主持参与5门精品课程建设,主持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2005年获省级精品课程;主持的《实用软件工程技术》课程,2009年获院级精品课程。

  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知名教师–屈建喜

  屈建喜,工程师,副教授,陕西电机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电工学会会员,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电工教学委员会委员。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被评为教师,2006~2009学年学科专业带头人。2007年荣获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知名教师称号。

  近年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表论文16篇。编写教材约30多万字。1997年至2002连续五次获得教学质量;2000年至2005年连续6年被评为教师;2006年评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参加的兵器工业部202研究所【4-25】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移动电站】的项目获所级科研三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片、、网络、多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搜集本专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方面的信息,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科研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获得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和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项省级教学,获得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省级教学研究1项,院级优秀教学1项,获得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1项;全院教师表教研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教研项目4项,组织学院技能竞赛8项,与企业共同制定新型人才培养方案10份,新编课程标准70余份,开发新课程8门,开发优质核心课程6门,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8本,制作特色多课件10套,并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全院教师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另外我院还将科研重点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近年来共建设5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在建精品课程有10门。

  省级精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多技术与制作、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计算机组装与。

  校级精品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用软件工程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校企合作

  信息工程学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积极和社会、行业、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先后与能率集团()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西安金鹰信息网络公司、西安行知汇元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圣弘科技有限公司、杨凌秦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为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加强技能训练,在真实工程项目中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同时积极引入行业企业资格认证,以认证考核标准完善课程教学标准,促进职业技能提高;做到全程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性。

  信息工程学院与企业合作进行市场调研、召开企业专家论证会等活动,分解信息化岗位群的不同技能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结合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建设课程标准,制定出双融通、知训合一,产学结合等多套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校企共建师资教学队伍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形成双专业带头人、双教师、兼职外聘教师的师资梯队;培养一批能参与产品研发,并能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教学。每年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教学、实践和科研水平,构建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多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有丰富的网络工程经验,主要承担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

  校内教师下企业锻炼人数由2008年的3人增加到16人,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3项,教师申报教科研课题由2008年的3人增加到20人。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

  配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要求,完善和健全了校内实验实训室功能,与博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新建专业实训室6个。与企业合作,加强了实训内涵建设,通过科学管理,建成融教学、培训、技能认证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校内实训。依托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8个校外综合性实训和顶岗实习。2008年至2011年间,信息工程学院2008-2010级学生先后分批赴西安圣弘科技有限公司、杨凌秦众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西安行知汇元软件开发有限公司、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长城电脑有限公司、东莞能率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实习单位,进行了校外实习及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有了明显提升,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校企共赢。

   就业质量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从2008年的42%上升到70%,用人单位满意率从2008年的75%上升到98%,顶岗实习单位留任毕业生从2008年的20%上升到2011年的38%。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