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佳
电影导演
1942年起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员、文工队队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队队长等职。1959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后任故事片室导演。曾导演了话剧《青风店之战》(兼编剧,并在剧中饰演军长)、《钢铁战士》、《战斗里成长》等,执导的故事片有《蒙根花》(与人合作,任执行导演)、《柯棣华大夫》、《巴山儿女》、《解放》(与他人合作)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副教授 基本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江西
民族:汉
党派:中员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著作
投资金融学 江西高校出版社90年8月
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学 企业管理出版社94年10月
国际招标投标与工程承包 山西经济出版社 95年12月
建设工程造价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7年10月
投资经济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9年7月
主要论文
试论初级阶段建筑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投资与信用研究》88年第4期
关于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思考 《财会探索》 88年第3期
建设银行项目评估的十大问题与出 《当代财经》 89年第1期
论投资膨胀 《当代财经》 89年第4期
建设银行会计管理电算化原则刍议 《投资管理与研究》89年第3期
生产经营性投资运动及其货币回流初探 《当代财经》 90年第3期
七环节教理论及其实践 《当代财经》 90年专辑1
试论投资回流 《投资与信用研究》90年第8期
论创立和发展投资系统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当代财经》 92年第9期
系统教学方 《当代财经》 92年专辑2
投资系统科学导论 《投资研究》 93年第1期
创新系统教刍议 《暨南学报》 2000年第1期
21世纪初期中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思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载《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论文集)
荣誉与励
在江西财经大学任教期间,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先进工作者
《系统教》获江西省优秀教学。
在暨南大学任教期间,评为学校十佳授课教师。
教授
张维佳 男,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语言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科研处处长,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力语言学获得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语言地理学、汉语语音习得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年致力于语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1975年8月农村插队参加工作,1982年1月获学士学位,1990年7月获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博士学位。先后当过农民、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曾师从冉友侨、刘君惠、杜道生、郭诚永等先生学习音韵、文字、训诂,从潘悟云教授学习历史语言学和方言学。出版著作2部,主编2部,参编2部,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方言》、《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语文研究》、《汉语学习》、《学术研究》、《人文》等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代表作有:《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获大学第十届王力语言学二等)、《山西晋语代词三分系统的来源》(《中国语文》)、远指代词“兀”与突厥语(《民族语文》,合作)、《关中方言果摄读音的分化及历史层次》(《方言》)、《唐宋之际口语词“却”的虚化过程及特点》(《古汉语研究》)、《之交南部方言宕摄白读音的层次》(《语言研究》)、《建立方言地理底图和坐标编号的设想》(《语言科学》)、《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合作)、关于教育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高等教育与创新能力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与境外著名大学合作研究项目1项、语言大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先后在日本、、和xxx的一些著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硕士生导师
张维佳,男,1957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苏州科技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市政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获校优秀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1982年1月毕业于建筑工程学院(现工业大学)建筑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建筑工程学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12月毕业于建筑大学市政工程学院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10月至1990年10月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工程系做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水力学以及市政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科技咨询服务工作,主讲《给排水管道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饮用水深度处理、水资源再生与利用及市政工程及工程中的流体力学等。在《科学通报》、《中国给水排水》、《计量学报》以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两相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专著、教材3部,其中《水力学》为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主持或主要参加各种科研项目15项,其中包括xxx项目2项(1项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为国家“十五”重大专项(863)课题)、省部级项目6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1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苏州市高层次人次资助等项目。
兼任江苏省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市长联系专家。
科研方向:水污染控制、饮用水深度处理以及市政与工程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科研项目:主持并参与各种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专向课题5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及项目5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规划教材2部。
代表性科研: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一项;
江苏省精品教材一部;
建设部一类课程一门;
市科技进步二等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