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苞南星
目录
黄苞南星
黄苞南星是一种开花植物,广泛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南部。 它原产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阿萨姆邦、喜马拉雅山、西藏、云南和四川。 该物种的加词 flavum 在拉丁语中是黄色的意思,表示它的花色。
描述
该植物高 0.4 米(1 英尺 4 英寸),块茎近球形,宽 1.5-2.5 厘米(0.59-0.98 英寸)。 它的叶柄呈绿色或紫色,没有标记,长 11-35 厘米(4.3-13.8 英寸)。 该物种的佛焰苞只有 2.5-6 厘米(0.98-2.36 英寸),而吐管呈黄绿色,呈卵形,长 1-1.5 厘米(0.39-0.59 英寸),长 1-1.4 厘米(0.39-0.55 在)宽。 喉咙呈深紫色,有长圆卵形的肢体,呈黄色或绿色。 肢亦积,其内暗紫,微弯。 肢体的大小为 1.5–4.5 厘米(0.59–1.77 英寸)乘以 0.8–2 厘米(0.31–0.79 英寸)。 它是双性恋,有 1-2 厘米(0.39-0.79 英寸)长的肉穗花序。 雌性基部有卵巢,呈绿色。 雄性基部略有不同; 它呈浅黄色,长 3-7 厘米(1.2-2.8 英寸),厚 2-3 毫米(0.079-0.118 英寸)。 该物种的阑尾非常短,呈黄绿色。 花有 2 个 2 室的花药。 六月至七月盛开的花朵被苍蝇授粉。 它的浆果为倒卵形,其中 3 粒种子呈淡黄色,长 2-2.5 毫米(0.079-0.098 英寸)。
- 植物
- 种子
- 花
分类学
黄苞南星是天南星教的单型成员。 Dochafa (Schott) H. Hara 1971。该部分的特点是近球形块茎、1-2 片叶子有足状叶片、小佛焰苞和点头花序。

使用
它是一种饥荒食品,在作物歉收或饥荒期间在 Konso special woreda 流行时食用。 它比其他种类的天南星更受欢迎,因为它的味道相对可接受,可以在短时间内准备好,而且不易腐烂。 但在进一步制备之前,所有品种都必须经过粉碎和干燥。 然后将干燥的部分研磨成粉末,与水混合并像玉米一样煮约 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