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口罐病毒

阔口罐病病毒首次在 2014 年的一篇论文中被描述,是一种巨型病毒属,已知有两个物种,即阔口罐病病毒 sibericum,它感染变形虫和阔口罐病病毒 massiliensis。 它是一种双链 DNA 病毒,是核质大 DNA 病毒进化枝的成员。 2014 年的发现是在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xxx冻土中采集的具有 30,000 年历史的冰芯中发现了一个活的标本。

描述

属名阔口罐病毒是指古希腊称为pithoi的大型储存容器,被用来描述这个新物种。 喉口罐病毒标本的长度约为 1.5 微米(1500 纳米),直径约为 0.5 微米(500 纳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xxx病毒。 它比以前已知xxx的病毒潘多拉病毒科大 50%,比最小的真核细胞 Ostreococcus 大,尽管潘多拉病毒具有xxx的病毒基因组,包含 1.9 至 2.5 兆碱基的 DNA。

钝口罐病毒有一层厚厚的椭圆形壁,一端有开口。 在内部,它的结构类似于蜂窝

钝口罐病毒的基因组包含 467 个不同的基因,比典型病毒多,但远少于潘多拉病毒中发现的 2556 个推定蛋白质编码序列。 因此,其基因组的密度远低于任何其他已知病毒。 它的三分之二蛋白质不同于其他病毒。 尽管与潘多拉病毒在物理上相似,但阔口罐病毒基因组序列显示它与该病毒几乎没有关系,但更类似于马赛病毒科、巨型病毒科和虹彩病毒科的成员。 这些家族都包含带有 DNA 基因组的大型二十面体病毒。 阔口罐病毒基因组的 GC 含量为 36%,与巨型病毒科相似,而潘多拉病毒的 GC 含量超过 61%。

发现

艾克斯-马赛大学的 Chantal Abergel 和 Jean-Michel Claverie 在一个具有 30,000 年历史的西伯利亚xxx冻土样本中发现了口罐病毒 sibericum。 该病毒被发现埋在晚更新世沉积物表面以下 30 米(100 英尺)处。 它是在 2000 年收集的河岸样本暴露于变形虫时发现的。 变形虫开始死亡,在检查时发现含有巨大的病毒样本。 作者说,他们在阅读了两年前使类似的 Silene stenophylla 的类似老化种子复活的实验后,产生了探测xxx冻土样本以寻找新病毒的想法。 喉口罐病毒的发现于 2014 年 3 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阔口罐病毒

尽管该病毒对人类无害,但它在被冷冻数千年后仍能存活,这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苔原钻探作业可能导致 以前未发现的和潜在的致病病毒正在被发现。 然而,其他科学家质疑这种情况是否构成真正的威胁。

2016 年分离出该属的一个现代物种——钝口罐病毒 massiliensis。ORF 顺序和孤儿基因 (ORFans) 等核心特征在两个已知物种之间得到很好的保守。

进化

基因组的突变率估计为 2.23 × 10-6 替换/位点/年。 作者认为这些病毒至少在数十万年前进化。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