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墙镇

  历史

  原墙镇是座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据《太和县志》载:唐设百尺镇于此,宋改为万寿县,宣和年间改为泰和县,移县治于今旧县镇,后称该镇为玄集,清因避康熙玄烨讳改为原墙集。

  战国时期作钜阳城,又作巨阳城,《史记 六国年表》载,自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年)至二十二年(前241年)为楚国的临时都城,可见是名邑大城.唐置百尺镇,改玄墙集.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十一月,划汝阴县北部5个乡置万寿县,治百尺镇,即古细阳城,今原墙镇,作为万寿县治长达147年,故又称万寿故城.

  间改原墙镇,位今太和县城东北23公里,地处北纬33°17′与东经115°44′之间,故址位集北0.5公里茨河左岸,遗址东西长550米,南北宽460米

  原细阳县城(今原墙镇)北有万寿山,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名为万寿山,实为一校平地略高的土岭。所谓万寿山,又疑是一古墓,有待考古详察。

  1947年,县人发现万寿山遗址有大小圆门各一,深邃幽暗,人不可入,后即用土封闭。1952年遗址被人挖掘,仅见古砖,别无他物。

  此外,原万寿县城(今原墙镇北)南城楼遗址犹存,高数仞,周围半亩。成土墩状,名曰万寿墩。

  昔日,每年九月重阳,文士皆偕伴前来,或爬万寿山,或登万寿墩,举目远眺,平原秋野,菊花盛开,万木萧疏.因此人们美其名曰:万寿登高。

  至今,原墙九月重阳古会十分繁华热闹。清人祝松龄有诗为证:万寿城边万寿山,登临宛在碧云间。经秋雨连霄霁,节到重阳任往还。又清人吴汉腾诗:万寿城荒草木秋,登临不尽古今愁。当年此地成都会,定有闲人把菊游。

  1948年解放,历为原墙乡、原墙区。

  1958年成立原墙人民,曾获得国务院总理亲自签名的先进单位状。

  1983年农村机构时撤原墙并入原墙镇,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建制设镇。

  95年该镇开通程控电话,97年底实现村村通工程,目前已扩容至5千多户装机10000余门。130、139手机塔已先后安装开通。原墙镇有供电所一座,全镇自然村通电率达xxx,共有配变压器106台,主干线56公里,户通电率99.8%,电力供应仍有不足。

   气候与土壤

  全镇地势平坦,海拔约31.5–32米。年平均气温为180C。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无霜期210天。西部、南部多为红淤土,东北部多为黑土、黄土和少量砂礓土。

  

水源:境内沟河纵横,交错成网,黑茨河为主要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本镇,xxx宽度50米,常年蓄水,可提供2000多亩的养殖水面,且水质无任何污染。其次有界洪河、苗原河、老母猪港、鳞沟等。全镇大部分土地位于黑茨河原墙闸上游,水利资源丰富。水面之外跨度约60米的河滩地更是花、鸟、虫及家禽良好的栖息之地,对发展水资源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农村经济:到2007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接1.41亿元,年增长率为9%左右,粮食总产2.9万吨,财政收入8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7元。

  劳务输出:原墙镇的劳务输出有自己的特色,即以外出经营型为主,由80年代的一人或多人打烧饼,发展到在当地承包大、中学校食堂,这样的户全镇已有20多户,每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雇用工人以当地人为主,利用这一优势,将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并开阔他们的视野。

  农业:全镇有耕地6.2万亩,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玉米、春红芋、棉花等;经济作物薄荷、药材等。随着农业科技的运用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土地产出率逐年提高,79年小麦平均亩产为90公斤,2007年小麦生产克服午涝、秋旱、冬干等不利因,并实施了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平均亩产为500公斤左右。在养殖业方面,从家庭式养殖向规模养殖过渡,重点养殖牛、猪、羊等大牲畜及鸡、鹅、鸽等禽类。原墙镇是市确定的小麦高产攻关乡镇,县六个科技兴农示范乡镇之一,有全国科技兴村示范单位一个(省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推荐),全省科技示范村一个,县科技示范村三个,桃园村曾获全市粮食生产状元村称号。现已建成田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及为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两个农业引资项目,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教卫生

  全镇共有中小学12所,其中太和县第五中学坐落于此,共教职工达500余人;私立幼儿园5所。

  

太和五中:太和县第五中学,县直完全中学,原名原墙中学,后被命名为太和县第三中学,2002年更名为太和县第五中学。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班12个。

  有电影院一座,原墙中心卫生院,属一级甲等医院,硬件建设日臻完善,拥有病床近百张,医疗水平居全县乡镇医院前列。

   人力资源条件

  作为农业大镇,我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有近15000余人的剩余劳动力,年人均劳动力价格8000元左右。

   投资

  自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镇按照有关政策要求,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思,制定有关外来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关不断致力于改善投资吸引外来投资者,以发展本地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投入和建设,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已有西北建筑设计院完成,98年省建筑学院又对局部建设进行了重点规划,目前三纵三横的网络格局已经形成,2007年又进行了高标准硬化,97–98年投资近千万元,完成了人民的旧房工作,206户共拆旧房865间,目前已全部建成楼房。自来水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环卫队已于96年成立,并配备了有关设施。

   集市

  原墙镇内主要有原墙、名利两个集市。

  原墙集市是太和县内比较大型综合的农村集市,主要街区有大十街(人民与细阳交叉口)和小十街(团结与细阳交叉口)等。

   特色小吃

  烧饼:太和烧饼闻名全国,而太和烧饼中以原墙烧饼为佳,所以又有有无炉不太和,太和数原墙之说。

  

呼啦汤:原墙的呼啦汤也有很久一段历史,但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了,只知道碗里呼啦汤一直飘着亘古不绝的气。

   庙会

  原墙镇内有很多庙会,其中比较大型的主要有原墙集的九月九和三月三庙会,每年庙会都会吸引远近百里的人民。

  

根据最新消息,原墙的三月三庙会从2012年改成农历正月十五举办,届时将从正月初六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原墙镇原墙庙会唱戏的

   ​主要村庄

原墙镇的主要的村庄有:林庄、双建、刘楼,解庄、韩营、同心村、桑寨、大岳寨、张庄、李营、葛庄、薛武庄、岳土桥、小岳寨、刘老寨、名利、刘协、阮寨 、阮小庄、阮楼、阮腰庄、花庄 、阮老庄,徐沟深,朱州,老阮寨、阮大庄、孙桥、徐桥、杨桥、桑营,高小庄,徐桥,阮大庄,徐小小寨,高园,王场,贾寨,徐竹园,史园,任庄,高庄,王楼,桃园,小刘庄等不小于数百个,后续。

0

点评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