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
目录
心脏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输出量不足以满足身体和肺部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经常使用术语充血性心力衰竭,因为常见症状之一是充血,或人的组织和肺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中积聚液体。具体来说,充血表现为水潴留和肿胀(水肿),包括外周水肿(导致四肢和足部肿胀)和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以及腹水(腹部肿胀)。
心力衰竭症状传统上分为左侧和右侧,认识到心脏的左心室和右心室供应循环的不同部分,但人们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体征和症状。
心脏衰竭的成因
需要注意的是,心力衰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综合征。因此,确定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心肌要么太弱而无法有效泵送,要么没有足够的弹性。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疾病的潜在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包括先前的心肌梗塞(心脏病发作)、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过量饮酒、感染和不明原因的心肌病。此外,心脏的病毒感染可导致心脏肌肉层发炎并随后导致心力衰竭的发展。遗传易感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存在不止一种原因,则更有可能发生进展并且预后更差。心脏损伤可能使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易患心力衰竭,原因有很多,包括全身性病毒感染(例如HIV)、化学治疗剂(如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曲妥珠单抗)和物质使用障碍(如酒精、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一个不常见的原因是接触某些毒素,例如铅和钴。此外,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和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相似的后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障碍与肥胖、高血压和/或糖尿病重叠的睡眠状况)被认为是心力衰竭的独立原因。最近的临床试验报告也将血压的变化与心力衰竭和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脏变化联系起来。
病理生理学
心力衰竭是由任何通过损伤或超负荷降低心肌效率的疾病引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由神经激素系统(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长期激活所介导的工作量增加导致左心室形状从椭圆形变为球形的纤维化、扩张和结构变化。
由于心室超负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收缩力可能会减弱。在正常心脏中,增加的心室充盈导致心脏的弗兰克-斯塔林定律增加的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输出量。在心力衰竭中,这种机制失败了,因为心室充满了血液,以至于心肌收缩变得不那么有效。这是由于在过度拉伸的心肌中交联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丝的能力降低。
心脏衰竭的诊断
尚未商定诊断标准作为心力衰竭的金标准。美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建议测量脑利钠肽(BNP),如果呈阳性,则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建议呼吸急促的人这样做。对于心力衰竭恶化的患者,建议同时使用BNP和肌钙蛋白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结果。
预防心脏衰竭
一个人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与体力活动水平成反比。每周至少达到500MET分钟(美国指南推荐的最小值)的人比没有报告在空闲时间锻炼的人的心力衰竭风险更低;那些从事比推荐的最低水平更高水平的体育活动的人,心力衰竭风险的降低甚至更大。心力衰竭也可以通过降低高血压和高血胆固醇以及控制糖尿病来预防。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钠、酒精和糖的摄入量可能会有所帮助。此外,避免使用烟草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
糖尿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患有冠心病(CHD)的女性来说,糖尿病是心力衰竭的xxx风险因素。肌酐清除率降低或BMI升高的糖尿病女性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最高。虽然没有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女性的心力衰竭年发病率为0.4%,但体重指数(BMI)升高和肌酐清除率降低的糖尿病女性的年发病率分别为7%和13%。
管理
治疗的重点是改善症状和预防疾病的进展。还需要解决心力衰竭的可逆原因(例如感染、饮酒、贫血、甲状腺毒症、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和药理学方式,偶尔还有各种形式的器械治疗。当心力衰竭达到终末期时,心脏移植很少被用作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脏衰竭预后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心力衰竭的预后,包括临床预测规则和心肺运动测试。临床预测规则使用综合临床因素(如实验室检查和血压)来估计预后。在预测急性心力衰竭的几项临床预测规则中,“效果规则”在对人群进行分层和识别住院期间或30天内死亡风险低的人群方面略优于其他规则。识别低风险人群的简单方法是:
评估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心肺运动测试(CPX测试)。CPX检测通常需要在心脏移植前作为预后指标。CPX测试涉及在运动期间测量呼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峰值耗氧量(VO2max)用作预后指标。作为一般规则,xxx摄氧量小于12–14cc/kg/min表明存活率低,并表明此人可能是心脏移植的候选人。xxx摄氧量<10cc/kg/min的人预后明显较差。最新的国际心肺移植学会指南还提出了另外两个可用于评估晚期心力衰竭预后的参数,即心力衰竭生存评分和使用来自CPX的VE/VCO2斜率>35的标准测试。心力衰竭生存评分是使用临床预测因子和来自CPX测试的VO2max的组合计算的。
心力衰竭与身心健康显着下降有关,导致生活质量显着下降。除了由可逆情况引起的心力衰竭外,情况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尽管有些人可以存活多年,但进行性疾病与10%的总体年死亡率有关。
在诊断HF后的xxx年,每1000人中约有18人会发生缺血性卒中。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卒中发生率在5年内上升至每1000例心衰病例中接近50次卒中。
流行病学
2015年,心力衰竭影响了全球约4000万人。总体而言,大约2%的成年人患有心力衰竭,而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增加到6-10%。75岁以上,税率大于10%。
预计费率会增加。发病率增加主要是因为寿命延长,但也因为危险因素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和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的存活率提高。心力衰竭是65岁以上人群住院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
2011年,非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是美国住院期间最昂贵的10种疾病之一,住院总费用超过105亿美元。
心力衰竭与高昂的医疗支出有关,主要是因为住院费用;据估计,英国国家卫生服务总预算的2%,美国超过350亿美元。
研究方向
一些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干细胞疗法可能会有所帮助。尽管该证据正面表明有益,但该证据的质量低于其他不表明有益的证据。有初步证据表明接受骨髓干细胞治疗的人的预期寿命更长,左心室射血分数得到改善。